小麦赤霉病咋防治都不好?...

摘要:



病虫草害会对农药产生抗性,这也是阻碍农药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。如长期单一用药,随意加大使用浓度,喷施药剂不均匀,漏网个体易产生抗药性。



现实情况是随着隐性成分退出,曾经的高效药不再神奇,农药用量的迅速增加和品种的不断更替,病虫草抗药性也日趋加剧, 特别是粮、油、菜、茶、果等主要作物,用药频繁,病虫草抗药性更是几倍、几十倍的增加。后造成农药不顶用,病虫有抗性,老药不管用,新药不稳定的局面。

抗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,只能通过一些方法延缓它的产生,以下四种方法可以避开用药禁忌:



01

复配使用



1、不同种类的药物复配:比如有机磷类农药和菊酯类农药复配。

2、杀卵药剂与不能杀卵的药剂复配。

3、杀灭方式不同的农药混用:比如内吸性杀虫剂与触杀或熏蒸类杀虫剂混用等等。



02

间断使用农药

一种农药上市后即使效果再好,也不能连续一直用下去,一段时间以后应暂停使用,改换其它农药,一段时间后再用。

比如一种杀虫剂,持效期20天以上,但是在药效慢慢减退的过程中,又从别的地方,迁徙进来一群害虫,作物上残留的药力浓度已经不能杀灭外来害虫,那么这群新来的害虫食用了这些农作物叶片果实等以后,后代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。也可以这样理解:残留的农药诱导它们产生抗药能力。

03

在有效生物敏感期使用农药



一般来说,杀虫剂选择幼虫期使药,除草剂选择幼苗期用药,杀菌剂选择发病初期用药。

04

不能随意加大用药倍数

按说明使用,农药标签上的用量,是有关部门反复实验验证得出的结果,不要随意加大用量。如果按用量使用没有效果,除去假药的因素外,只能证明有害生物(病虫草)对这种农药已产生了抗性,加大用量使用不如换一种新药更有效果。药剂再浓,也有漏网的有害生物,那它们的后代抗药性上升得很快。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一旦形成,便很难消除。



全国农技中心经过综合分析,预计2019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总体重于上年,赤霉病呈大发生态势。


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,流行快、区域广、危害重。2019年赤霉病常发区小麦品种布局无明显变化,易感品种种植比例高达90%,长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黄淮麦区小麦生育进度差异大,扬花期极不整齐,致使易感病期拉长,遭遇连阴雨天气几率增加;且长江中下游、江淮等常发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进一步增强,防治效果降低,赤霉病流行危害威胁加大。

针对这一情况坚持合理选药。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、足够的有效剂量,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。

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咪鲜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,尤其是长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黄淮局部等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,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。

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、胶悬剂等。同时,注意轮换用药,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,以延缓抗药性产生、提高防治效果、减轻真菌毒素污染。

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,其中,长江中下游为4月上中旬,江淮、黄淮南部为4月中下旬;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,西北大部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。

大力推广自走式高效喷杆喷雾机、静电喷雾器等施药器械,用足药量和水量,保证防治效果。

上一篇: 石硫合剂的优缺点
下一篇: 别人都在用拌种剂,你知道怎么用吗?
相关标签:

病虫草害会对农药产生抗性,这也是阻碍农药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。如长期单一用药,随意加大使用浓度,喷施药剂不均匀,漏网个体易产生抗药性。

相关产品
相关新闻

分享到